不读人间糟粕书
2018-01-07 04:12:41
  • 0
  • 0
  • 4
  • 0

自从读了几年佛经,我己看不全人间的书,是说没有读下去的兴趣。我只是翻阅,然后就懂了一些,以佛的标准,所有的非佛系,在我眼中都不完美。然而对一本书而言,我更在意语境,你的表达方式有没有音乐性,有无独立的语言风格,这是很重要的,对小说来讲固然重要,随笔散文也一样。

对一本书的欲罢不能,往往被作者带入的,是他的语境,你的意识被他所牵引,他带你进入一个新世界。我们从四大名著开始,进入的是半白话的语境,所以不悲观地说,四大名著才是传统文化的重点,是一个中国人的食粮,而孔孟之道,是长精神的食粮。四大名著,并不能长人之精神,因为里面的糟粕也很多,喜欢那糟粕的同样受熏陶,所以明清以来中国人的社会文化是名著文化,之前是诗词文化。也就是说,因为我们太复杂了,所以无法写出好诗了。

但是复杂能不能写出好小说,这就不好说了。比如说小波同志很复杂,他一定不承认,他一定认为他天真。天真才能写出好小说,因为天真少了顾忌。所以人的天真与社会也无必然关系,只是人更需要一个接近天真的社会,一个复杂的社会会让人处处防备,结果是多了宅公宅婆,这样天猫与京东是笑了,但旅游行业是惨了。

所以说,一个民风纯朴的社会是多么重要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